家長管得越細,孩子越不會獨立?學會放手是關鍵
“小學家長管的太多太細,對孩子真的沒有好處。他訓練不出來自我管理的能力,那學校老師都給你提意見了,說:‘家長你不要管的太細了,管太多,這個孩子自覺性越來越差,成績不斷的往下滑。’因為家長管不了了,有很多東西你也處理不了了。
這個時候,特別是三年級四年級左右,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習慣,叫自我管理。怎么做到呢?你定的重點不是孩子現在在做什么,而是定他如何定計劃和執行計劃。就是以計劃為核心。比如回到家以后,你跟他商量一下:‘我們先定一下學習計劃,先做語文還是先做數學,先做外語?隨便你。’家長啊,當你說了隨便孩子的時候,你就得隨便他,而且必須他自己決定,你不要再插嘴了。定錯了都無所謂的,必須他自己覺得,先語文、先數學還是先外語,然后讓他自己寫下來。不是說寫語文就結束了,語文有哪幾項作業?語文123,英語123,數學123,寫好,然后后面大概花多少時間,實際花多少時間,讓他自己寫。
大部分的事情,比如說他自己決定,他自己可以估計嘛,估算20分鐘,怎么樣的,這個你讓他自己去弄,你不要給他太多的提示,無所謂的,除非他剛開始啥都不懂,你一點都弄不來,你可以嘗試一下提醒他:‘你可能20分鐘嘛?要不寫寫看?’無所謂的,不要讓他來猜測正確答案,不要把這個事情又變成對和錯啊,又變成要猜答案了,不要這么去做。
讓他自己寫好,然后實際上做完以后,他可以去核對一下:‘今天這個順序OK嗎?實際上花了多少時間?’在最后結束的時候,所有作業做完以后,你帶著孩子來看一下之前的情況怎么樣,以表揚為主。第二天嘗試進一步放手,讓他自己定計劃,第三天也是,第四天也是。這個事情持續一個月,就是他自己每天回來養成習慣,定一個計劃,大概花多少時間,實際花多少時間,他慢慢就能校準了,慢慢就能調整了。
這第一個月,第二個月干什么呢?你可以要求他再增加一些復習的動作,比方說可以做做卷子,增加做卷子。第三個月,你再考慮學習習慣的一些精進和優化,比方說什么錯題本呀,什么預習功課呀啥啥的,再加進去,一步一步來。
暑假的時候哈,好好帶他收拾一下衣柜,收東西做清潔,這個訓練歸納的能力——放什么地方。第二個,帶他去超市里面買東西,在去超市之前讓他自己來定一定需要買什么東西。你可以跟他講,比如說媽媽要買什么,爸爸要買什么,家里可能還需要什么,孩子需要買什么,讓他自己來決定,然后讓他自己拿這個表跟你,他來帶路到超市里面去,他自己來規劃路線,怎么去買。這個能力要訓練,他一定要訓練,在小學的時候要解決這個問題。
不要過度干預,不要急于矯正,他無所謂對錯的,不在乎的,理解了吧?又不是明天要高考了,放棄你的焦慮。很多家長是因為自己過于焦慮,他不允許孩子犯錯,必須每件事情都做對。那小孩做不對怎么辦呢?他就是干預,他每件事一定要去管,一定要去管,一定要管,因為他只管結果——就他一定要結果對,他家長他焦慮,他一定要這個東西。但是我跟你講,結果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孩子有沒有在做這件事。他做出來是一坨大‘病’,都無所謂的,只要他在做,他就成了,他就成功了。
你要是再不學會放手,你孩子以后養成一個草包,我不是跟你開玩笑,真的是草包。家長會越來越累,孩子會越來越草包,他什么都不會做。太懶的孩子都是因為那種焦慮的、所謂的勤快的家長,其實就是焦慮,他不允許孩子犯錯,他要求每件事都做對。本來這樣是一種焦慮,這種家長導致的,你想明白了吧?逐步放手了哈,不要再盯著這小孩的每分每秒了,盯計劃、計劃的執行,并且逐步放手。”
總結:家長過度干預會削弱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,應逐步放手,讓孩子學會制定并執行計劃,培養獨立性和責任感。
-
為啥有些孩子在外面特別特別慫?他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,不敢說不,老是唯唯諾諾的樣子。很簡單呀,你們在家里欺負他呀!他在家里表達過...
-
小學家長管的太多太細,對孩子真的沒有好處。他訓練不出來自我管理的能力,那學校老師都給你提意見了,說:家長你不要管的太細了,管...
-
帶孩子的過程是一個非常折磨人的、讓人焦慮的過程。有一句話送給大家,很有道理的:長的路要慢慢走,重的話要輕輕說。有道理吧?孩子的...
-
這有一種家庭,啥都搞不好:又賺不到錢,又教不好孩子。家里每個人都是犟種,什么事非要說個對錯,非要分個黑白就那種特別喜歡講黑白...
- 1 軍訓簡筆畫7
- 2 女生在烈日下軍訓的簡筆畫圖片8
- 3 小朋友在吃早餐的簡筆畫圖片17
- 4 媽媽給兩個孩子量身高的簡筆畫圖23
- 5 小朋友女生在認真寫作業的簡筆畫58
- 6 黑神話悟空火爆全球 來看看悟空1035
- 7 黑神話悟空簡筆畫1250
- 8 噴水的鯨魚簡筆畫圖片2449
- 9 蝦簡筆畫1212
- 10 小龍蝦簡筆畫2592